《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妈妈的唠叨

摘要:妈妈的唠叨 早晨,太阳刚漏出一丝红晕,妈妈已经把早饭做好了。“妈——,我的校服呐?”我从床上迅速爬起来,提着裤子就四处翻找。“昨天给你洗了,晾阳台上了,不着急,吃了早饭再去学校。”妈妈端着碗走向饭桌。我急忙忙地套上校服外套:“不吃了!不吃了!要迟到了啊!”说着便背起了书包,伸手去拿门口的鞋子。母亲有些生气道:“让你赖床不起!不吃早饭,一天下来身体熬不住的!拿着油条!路上吃,哎呀,忘了忘了,还有热牛奶也都拿着……” 几乎每天早晨都是这样的情形,伴随着妈妈永远唠叨不完的话:起床了,今天天气凉多穿点衣服,再吃一点啊怎么吃这么少,路上看着点车注意安全,上课认真听讲……十四五岁的时候正值叛逆期,觉得妈妈特别的唠叨,也特别的烦人,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不用再听到妈妈唠叨的声音。 高考时,我特意选择了现在就读的这所大学,因为离家足够远,可以远离妈妈的唠叨,不用再受到妈妈的限制,可以自由,可以在没人管的地方放纵自己。这个愿望实现了。可慢慢地,我发现,曾经厌烦的唠叨,现在格外地想念。因为明白了,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唠叨中包含的是妈妈对我无私的付出与最深沉的爱。于是早上也习惯了吃早饭,晚上也会早早入睡,当天的衣服当天洗,向身边的朋友一边又一遍唠叨着外出要注意安全……做着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忽然有一天发现,妈妈的两鬓竟然挂起了一层银霜,面容也不再是之前圆圆的饱满的娃娃脸,细细的皱纹分散在眼角和额头,曾经苗条的身材也已经略显臃肿。我才惊觉妈妈在为我们的操劳中已经变老了,也似乎更唠叨了,电话里总是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不要牵挂家里,按时吃饭,生活费还够不够,不要老是玩手机,天冷了多穿点……曾经被我认为是废话,现在却觉得是那么的动听。 又是一年母亲节。不能在妈妈身边,我满是愧疚。妈妈给予我了翅膀,也给了我飞得更远的勇气,可无论飞得再远,她都是我心底最重要最温暖的牵挂。

让五四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摘要:让五四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乱世之中,山河动荡,风雨飘摇。有人抱头痛哭,有人檐下躲雨,有人借伞披蓑,唯我华夏儿郎,宁在雨中高歌死,不愿寄人篱下活。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运动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这就是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 100多年前,五四运动促使先进青年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国家岌岌可危的命运,他们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积极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他们的呐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100多年以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智慧、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懈奋斗,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这是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5名英雄官兵留下的战地誓言。陈祥榕未满十九岁就已经站立在祖国边疆,迎着风沙雨雪,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他在十八岁时写下了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第一次上前线的时候,陈祥榕面对战友“怕不怕”的询问,他答道:“使命所系,义不容辞!”多么的铿锵有力,震耳发聩!有太多像陈祥榕一样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他们奋斗在各行各业,用满腔的热血和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话,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让五四精神融入血脉之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砥砺前行。

爱的记忆

摘要:爱的记忆 桌子上那把裂开了又缝补上的蒲扇早已没了翠竹之香,蒲扇旁边躺着的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的老人穿着粗布蓝衣躺在竹椅上,手里摇着把蒲扇,笑得甚是灿烂。往昔的一幕幕杂乱地在脑海中一一闪过,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冲破枷锁,涌上心头......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看星星了。那个时候的晚上没有什么娱乐,头顶一片星空便是我的整个世界。抬头仰望,满眼皆是繁星,一闪一闪的,如同耀眼的宝石,给漆黑的夜空增添了许多光彩。特别是夏天的夜晚,我最喜欢搬个竹椅与姥姥一同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天气很是闷热,姥姥就拿着把蒲扇摇啊摇,摇啊摇,摇走了烦闷,留下一缕清风,掺着丝丝的翠竹之香,伴随着姥姥的低声絮叨,那感受真是美妙极了! 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我该上学了。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自此,我便再没有看到过像小时候那样璀璨的星空,那掺着翠竹香的清风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灰暗的天空以及零星的几颗星星。后来啊,连那陪着我看星的人再也见不到了。 尤记得那天,妈妈早早地就接了我坐上了回老家的车。一路上沉默不语,只有外边细微的雨点声,“嘀嗒、嘀嗒”,敲打在我的心上。老房子前围了一群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脸上多多少少都挂着点泪。他们在哭什么呢?在他们面前有一个长长的、大大的、像箱子一样的东西。油漆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我捂了捂鼻子,半点儿也不喜欢这霸道的味道,果然还是那翠竹香闻着舒适。虽下着雨,夏日的天却闷热得很,我有点想念那个姥姥的蒲扇了。我环顾四周,却并没见到那个我想见的人。 “妈妈,姥姥呢?” “她去追星星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哽咽地说。 是了,小时候哭闹着要星星时,姥姥答应过我要为我摘星星的,所以,她现在是去履行承诺了吗?我望了望天,却是灰蒙蒙的一片,望不到半颗星。 再后来啊,我渐渐长大了,知道了死亡意味着什么。我多么希望姥姥没变成了星星,一颗独属于我的星星,一颗永远陪伴我的星星。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有着温馨而又哀伤回忆的老物件被我放进盒子里收藏,连同那个人一起被上了锁,遗忘在记忆深处。 人生的终点也许不是死亡,而是遗忘。我一直以为爱的反义词是不爱,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爱的反义词是遗忘。在这茫茫人海,尘世烦扰,总有太多的东西被我们遗忘,有些是一辈子,而有些只是被岁月掩得有些模糊,不经意间触碰的事或物又会使回忆再度复苏。 我不会忘记你,因为我一直爱着你,爱的记忆不会消失。

我是推荐人

摘要:我是推荐人《建筑师成长记录》 推荐理由:即便一个简单的建筑,也是一种创造。建筑学的学习既吸引人又常令人迷惘:创造从何开始?设计怎样展开?问题如何深入?优劣如何比较?作者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和图画。回答了学习建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知识性的解疑,有技巧上的点拨。有设计方法上的指导。有思维方法上的启发……读起来颇有趣味。 简介:《建筑师成长记录》是由马修·弗莱德里克写给建筑初学者的口袋书。本书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将复杂的建筑学问题转化为卡通式的图解思考,将作者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感悟轻松地表现出来。本书不仅对建筑学初学者具有启蒙意义,对于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也可帮助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返璞归真。 精彩语段:真正的建筑风格不是刻意创造的某个特殊的造型。他可能是不经意间——甚至是很意外的——在整体的设计过程中产生的。 我们进入一个建筑空间的方式会深刻影响我们在该空间中的感受。 工程师倾向于关注与自身领域相关的客观事物,建筑师更 直接地关注人类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现实可能是主观的,因此可以根据个人的好恶把它看成一个完整单一的主体;现实也可能是客观的,此时它可以被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客体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19次访问,全刊已有3020236次访问